fff

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

侯文詠。靈魂擁抱 / 湯姆.羅伯.史密斯。第44個孩子


週末閒來無事

隨手拿起書架上的靈魂擁抱,啃蝕

好像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沒有仔仔細細地看書

離職後,過了一段悠閒的日子

當時所看的所想的,

不外乎就是“如何成為我想要的人”“如何達成我的夢想”

卻壓根兒忘了我是誰,忘了現實需要的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靈魂擁抱,有些模糊的記憶


好久以前看過,卻又對接下來的發展模糊不清

事實就是,我完全忘了當初看完之後的想法以及劇情

既然閒閒沒事,這一次,我仔細地把它給看完

隔沒一天,好像著魔似的需要更多故事

翻起書架上買了卻放很久的第44個孩子

持續餵養我的飢餓

看完這兩本書後,突然產生一種莫名的連結

靈魂擁抱中提到:

「...心中禁錮著一頭叫人的獸...靈魂只是光影,是生命的糖衣,是慾望的藉口,

只有慾望,充滿慾望的獸,才是本質...」

在第44個孩子中,也存在著這樣的思想,人們因著慾望而活,一種統治的力量,

一種服從的力量,當你懷疑這股力量,連帶著也會跟著動搖瓦解,反抗或是順從,

決定生死的界線

而這兩本書也不約而同地提到一種信念

「自由自在的靈魂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是我們用觀念建構出來的監獄禁錮了它。

久而久之,我們相信自己是被禁錮的獸... 

...如果我換醒了你內在的什麼,那個被喚醒的,其實只是你的靈魂。」

而在第44個孩子中,當主角一無所有時,他心中被喚醒的,也就是他的靈魂。

兩本書各有巧妙的地方,但到頭來還是關注於人性

只是環境不同,格局不同,一本寫台灣媒體社會環境、一本寫俄羅斯極權政府

這次看書,有不同的感受

開始覺得小時候很膚淺(但其實也就是對人生的體悟)

只看到劇情,卻忽略掉書中試圖想表達的意涵

我想...  當初看完靈魂擁抱,只覺得那是跟某種精神病、控制狂有關的書

對於人性之間的掙扎,名利掛鉤,以及一種幻想、寄託似的愛慕,沒什麼感覺!

現在再來看,卻清楚看到人與人相處間的掙扎、尷尬、以及對於社會存在價值的妥協

我們很難身敗名裂的生活在眾人的目光下,也很難沒有寄託而活

在第44個孩子中,主角所要面對的,是更強大的力量,是整個國家體制

而他身處在一個更保守、不容有異思想的環境

作者花了大半篇幅描述形容這樣不容動搖的權威

以及在這權威下生活的人民,餓到吃土吃樹皮了,卻仍要高喊祖國萬歲

有沒有對極權政府的控訴呢?看俄羅斯和中國同時將它列為禁書的動作就知道了


我們都有茫然無所適從的時候

那時候做社會價值觀所認可的,別人所提供的道路,看起來似乎簡單許多

可是生活的決定權終究會回到自己手中

那不僅是是非對錯的決定

在過程中,我們會不斷的懷疑自己、考驗自己?

書中沒有標準答案

只是一個故事、一種範例

要往哪兒走,還是我們自己的自由意志,不是嗎?


推薦的兩本書

不適合在睡前看



因為一翻開就再也闔不上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